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隋建国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视觉的黑洞:陈克的新作所带来的视觉问题

2007-11-23 11:02:24 来源: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:隋建国
A-A+


  (七)那么,一系列问题就不断就被提出,其中部分可以简单的得出答案。

  陈克是创造了虚拟现实吗?

  答案是:陈克的雕像是真实的三维存在。

  或者,观者的体验——视觉经验是虚拟的吗?

  毫无疑问,这感觉是真实的反应。

  观者的晕眩是因为陈克的雕像是显示出了运动感吗?

  毫无疑问,陈克是根据电脑PHOTOSHOP的特点之一。并以其为范本,来忠实的把图象还原为真实存在。我们观者感到的眩晕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变了的经典雕像,虽然我们早己习惯了变形的图象。

  还有,接下来我们需要印证的是,如果陈克不是把这么一个复杂的形体进行处理,而是找一个很简单的物体,比如几何型或一块岩石图象加以扭曲后,再进行三维还原,会发生什么情形?

  假如我们身处一个整个三维空间都被扭曲的空间之中,观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?

  再有,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正常、真实三维空间中的扭曲的物体,比如一棵树的树干,会有晕眩感吗?

  显然是不会。

  那么,为什么扭曲的传统雕像就不行?

  扭曲的雕像为什么会变为一个视觉黑洞?

  再具体一些,在陈克这一类作品中,是扭曲图象—实体还原所造成的视觉黑洞重要,还是被扭曲的经典雕塑形象本身重要?

  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早已熟悉的经典雕像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因素。陈克的作品就是会只一个小小的视觉游戏?

  也就是说,在陈克的作品中,观众的视觉感受重要,还是视觉记忆,雕像文本本身重要?陈克的创造性体现在何处?

  是这一系列过程中的视觉游戏更重要?还是古典雕像作为一个文本被扭曲这一现象更重要?

  陈克的作品是因为通过了古典雕像作为一个文本,利用一个现代的媒介—--电脑软件---过滤后而变得具有当代性。

  陈克把现代媒介过滤后的古典雕像的图象,用传统的泥塑技巧制作出来,我们把它叫做当代。如果陈克用三维模型做出雕像的虚拟空间存在,然后把这虚拟空间存在以泥塑实体技术进行处理,实现它的物质化,还是不是当代?

  最终,陈克的作品,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的视觉差别,根据何在?

  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变形的三维经典雕像不适应,看变形的二维的图像就没事?

  问题出在视觉记忆上,还是出在视觉平衡上?

  陈克的作品为什么会破坏我们的空间把握能力?

  (八)这后几个问题,有关视觉,有关空间,有关形体变化引起的空间感觉, 正是雕塑的根本问题。面对这一系列问题,要做出回答,并不容易。陈克还必须去做大量的实验,在实验中回答由扭曲到还原的过程所提出和引发出的大量问题。作为一个观众,也无法避免上述问题。从这一点来看,陈克制造的“视觉的黑洞”不光是视觉的,它还是艺术观念上的。

1 2 3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隋建国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